2011年4月15日 星期五

新蜂王交尾成功率與群勢大小有關係嗎?

 

2011/04/15
這回分蜂,共有七箱;三箱比較大群的是六脾左右。小群的是二至三脾,最小的一群是三小脾(約1.5個標準脾)。
結果四箱比較小群的全部交尾成功,也都開始產卵了。而相對大群的成功率卻掛零。
以前都沒注意這問題...?  或許這根本不是問題,只是巧合吧了!
 
 
 
右邊綠色箱是比較大群的,本來想說流著好採蜜。如今蜜也收了,也曾經介入一隻產卵中的新王,卻沒成功。今天中午就把它並群了;他們沒有打架,好像還記得是同根生耶!
...................................................................................
 
大章魚2011/07/11 17:52 回應                                                                                        
今年5~6月試了5次交尾群 , 都是2~3框的規模 , 結果只有一群成功 .
5~6月正好是本地一年內最大的流蜜期 , 是否流蜜量太大也會影響新王 ??
我的例子是 : 新王都有羽化 , 但都不見產卵 , 2~3週後失王 .
椪次2011/07/11 22:50回覆                          
我是覺得流蜜期容易成功,通常流蜜期容易看到雄蜂管。
你說試了五次交尾群,不知是否有重複使用,通常失敗的交尾群我都把它併群。留王台我都盡可能找半年以上或更老的蜂王。
 
養瘋人vino2011/06/07 10:42 回應                                                  
個人認為,交尾群還是別太大比較好,也別低於兩框滿仔,大群成功率不高,3~4框要變大群很快的,我最多留4框,都是3框居多,如果兩框都有仔就分兩框!!

還有一點 意蜂多的地方中蜂交尾容易丟失蜂王,因為中蜂蜂王費洛蒙會吸引到意蜂的雄蜂,屆時空中交尾優勢會被大量意雄佔據,造成中蜂追不上 擠不進去範圍內,但意蜂又無法與中蜂王交尾...

對我來講,意蜂是中蜂的天敵,畢竟意蜂是外來種,意蜂的引進 對中蜂的影響很大,意蜂多的地方 中蜂容易失王,常常中蜂王都會被滲透進去的意蜂幹掉,叮死蜂王以後,再回巢找同伴來把中蜂蜜一併盜光,一次就搞定,沒蜜連急造都有問題,蜂種不能單一化,如果只剩意蜂,那高山蔬果的授粉就玩完了,中蜂被人類濫捕,導致平地中蜂銳減...大都抓回去養養死,呼籲政府要重視此問題,不要步大陸的後塵,亡羊才補牢,否則意蜂不採集的蔬果數量銳減造成蔬果種類單一化,再來養想的是昆蟲再來影響的就是動物了,稍有不慎將會嚴重影響生態的!!
椪次2011/07/11 22:20回覆                          
對不起,今天才看到您的回應。
外來種如果能存活下來,通常都是相對強勢,本土的只有禮讓再禮讓。
台灣本土蜜蜂(野蜂),對台灣生物多樣性有很大的貢獻,而意蜂大量的飼養,除了帶來疾病,也造成擠壓效應,使得本土蜜蜂族群減少和群勢弱化;族群減少dna 基因就少了,群勢弱化就無力對抗疾病和天敵,所以慢慢的就....變成保育類昆蟲。
很高興看到vino兄這則回應,讓我們一起關心台灣生態,讓台灣野蜂持續在這自由的土地飛翔。
 
昌輝養蜂場2011/04/24 15:45 回應                                                   
並箱不好並 並不好就打架
椪次2011/04/24 21:07回覆
這回它很乖,沒打架。
 
梨山野蜂王2011/04/18 18:35 回應                                                   
記起來
 謝謝您
椪次2011/04/18 22:13回覆
加油喔!
 
小雞排2011/04/18 15:34 回應                                                  
個人比較贊同三鼠兄的觀點..
現在回想國外的專業育王場普遍都使用小交尾群..我想其中必有特殊原因!
椪次2011/04/18 22:12回覆
我想也是這樣。不過像我們這業餘的,也要樣樣來,實在有一點點辛苦。
 
pan2011/04/18 12:09 回應                                                   
應屬巧合吧
這也不是技術問題
而是運氣罷了 ---  我想...

椪次2011/04/18 22:00回覆                          
以前我有注意到,大群新王產卵都比較慢,幾乎都等到新蜂出完了才開始產卵,有時候都很怕牠逃蜂。這次三箱大群的都沒回來,所以我的疑問就產生了。
這次經過三鼠兄的分析說明,我覺得是有道理;不過我們還是多做一些記錄,這樣也會有點幫助。

 
唐三鼠2011/04/17 10:08 回應                                                   
自然界的分蜂群 是不可能有六巢脾新王交尾的(失王群另當別論 強群失王 也會多蓋王台 交替王也是季節對也會多次分蜂)

六巢脾新王交尾 都是人為干擾的結果 所以蜂群的情緒 是我們無法控制的 明明就該分 為何只有一隻王 只有一個王台 想分的怎麼辦?

蜂群養在自家的後頭 而且我是自營開業 所以觀察蜂群的時間比一般人多 有時工作忙時 換老婆顧 有問題我才接手 強群蓋王台 只留一個 老王提兩巢脾走 無王群大約都是4~5巢脾 大窩一點的6~7巢脾都有可能 前年養的弱群 去年到達九巢脾 直接換王 連續失敗4次 最後剩3巢脾時 才成功 當下被搞的心灰意冷
 所以分蜂情緒很強烈 工蜂分蜂 新王沒走 我遇過五分鐘回來的蜂群 也遇過12點走 下午三點多才回來的蜂群 都是因為出去後 無王 最後不得已 才飛回來 假如當下有其他分蜂團經過 一定被併群
強群交尾 假如是自然的狀態下 成功率與一般弱群是一樣的  假如是人為干擾的弱群 那是絕對不一樣的 人為干擾的蜂群 分蜂情緒無法解
還有一個問題 越強群 新王認巢的次數多 相對的更會走失 所以才有海口大說的 關王 放王 交尾(這適用義蜂 野蜂不適合)
野蜂只能禁王 等待新王出房四天後 打開禁王板 讓新王減少認巢次數 增加交尾率
椪次2011/04/17 21:06回覆                          
三鼠大養蜂的經驗有夠豐富,而且不吝分享,足感恩ㄟ,有感謝啦!
你說的「越強群 新王認巢的次數多 相對的更會走失」,原來是這樣。
我以為是『強群新蜂王吃的好、吃的飽,體重超標,所以飛不回來』。

 
阿坤2011/04/16 21:16 回應                                                  
有影無?樓下這麼多達人都說新王婚飛回來會被咬?那要如何觀察?不就要算好蜂王婚飛時間點,等她飛出去進來時馬上開箱觀察?海口兄您說關新王那不就要先用王竉把王台先關起來?
 
初蕊ㄟ2011/04/16 19:15 回應                                                   
晚安
應該是巧合.初蕊ㄟ的蜂群交尾失經驗.大的小的都有
椪次2011/04/17 07:31回覆
回想以前也是大小群都有失敗過,不過這次兩相比較太明顯了。
 
嫌蜂吵2011/04/16 10:33 回應                                                   
強群交尾真的反而容易失敗,個人認為肇因於工蜂情緒的轉變

喪失蜂王控制後,內部依據蜂齡和所在位置、負擔工作產生不同情緒

2~4框的交尾群巢口縮小、工蜂情緒統一,失敗後介入卵蟲脾急造也比較漂亮

理論上流蜜期成功率應該上升,但天敵數量、群味、工蜂情緒等不利因素反而多
椪次2011/04/17 07:26回覆
這 是否說,大群的一旦產生分蜂情緒,就難以停止。
 
Twin (海口養蜂人)2011/04/16 10:01 回應                                                   
交尾回來被咬的情形我碰過幾次,鼠兄見解正確,
大群育王可以把出生的蜂王關入王籠,第七天放出來,很快就會交尾,
關王期間必須剷除所有新造王台.
椪次2011/04/16 22:28回覆
謝謝海口兄提共的方法,有機會我會試試。
 
唐三鼠2011/04/16 08:51 回應                                                  
這個問題是真的 越大群交尾的成功率越低
一般2~3巢脾成功率最高 太弱容易交尾成功後逃群
太強 新王一出房後 首先要花很多的時間巡視蜂窩 再來工蜂們還有分蜂情緒 所以有些會咬蜂王
等待交尾回來後 氣味改變一些 有些會被工蜂咬 我已經觀察很多次 有時候蜂群有分蜂情緒 只有一新王 沒台 工蜂一樣要分蜂 分蜂出走後 王沒走 最後分蜂回來 馬上圍王 我救過很多隻 其他沒看到的不知多少
椪次2011/04/16 22:24回覆
謝謝三鼠兄的分析,你的觀察這麼細微,難怪三鼠兄蜜蜂養的這麼好。
 
阿生2011/04/16 08:33 回應                                                  
嗯~~~我也有類似的問題
我看也是巧合.只能說大群交尾不易..
不過同樣的條件只有蜂群大小問題..所以還有值得研究~
椪次2011/04/16 22:17回覆
如你所說,大群交尾不易,那小交尾箱就有價值了。
 
外行人2011/04/16 06:15 回應                                                   
或許是巧合
值得再研究
這次狀況與您一樣
更慘小群卻飛走
椪次2011/04/16 22:13回覆                          
白大 ,有機會還請大家記錄一下。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交尾箱就變得很重要了。
 
嗆尼2011/04/16 04:14 回應                                                  
我也覺得是巧合...
不過三月我成功兩群..
皆是一框的蜂..
四月成功一群..
兩框~
^^
椪次2011/04/16 22:01回覆
也許是巧合,不過記錄一下,以後我們都可以參考。
 
阿坤2011/04/15 21:24 回應                                                  
應該是巧合,野蜂真的很難搞,不像義蜂好養。
椪次2011/04/16 21:55回覆                          
養野蜂好像還沒捉到一個制式的好方法。
坤大加油喔!
 
大章魚2011/04/15 21:23 回應                                                   
看了您的例子以後不敢用大群當作交尾群 .
去年我用4框交尾還OK .
椪次2011/04/16 21:51回覆
是不是這樣,沒敢確定,以後多注意一下看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